![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665565_5c19a7ab908d44e6b1b461078b507bb7~mv2_d_3488_2096_s_2.png/v1/fill/w_980,h_589,al_c,q_90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uto/665565_5c19a7ab908d44e6b1b461078b507bb7~mv2_d_3488_2096_s_2.png)
講到"科學方法(scientific method)" 國小國中課本都會告訴你,不就是: step.1 觀察 step.2 發問 step.3 提出假說 step.4 設計/執行檢驗方法 step.5 整理結論
但其實我們的國中小訓練是跳過34步驟的,直接給你答案 (默...)嗯,好、今天不討論這個
會開這篇文章,其實是因為我過去工作就是執行科學研究出身
所以把它融合到滑雪教學,應用在"滑雪教學理論"中
說白了,其實是很類似的概念 只不過...滑雪技巧面不算是未知的東西 所以... 沒有假說/驗證的部份
因此步驟會修正為以下:
1. 觀察學生的問題(通常會很多,先挑一個影響最大) 2. 問問學生的感覺如何 3. 提出問題點並解釋給學生聽 4. 給予適當的練習方法/練習次數 5. 練習成果/反饋的統整 >> 較適合中級以上教學(有一定的滑行基礎)
在這裡要提一下,其實引導式教學/直授式教學沒有優劣、也沒有一定 我會把這兩個都當作教學法的一種
教學進程越偏向初學、我會越偏向直授式,也就是說...
>> 完全初學者班
只要場地選擇正確,先照著教學流程run一遍再說 過程中很重要的是"隨時留意該傳達的重點" 這樣子其實在初學,99%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學生體力極差....要留意
-- 綠色:指導員教學能力的關鍵,也是最難的部份